前几天,出矿大门溜达时,正好遇见一家办白事的,还请了唢呐队,一瞬间勾起了我的回忆。让我不禁想起了中学时代的课文——鲁迅先生的《社戏》,想起了我小时候看过的大戏以及和小伙伴们玩耍的场景。
那时唱戏一般都是村里或者生产队组织的,唱戏的时间有长有短,或三天或一周或半个月。不过,在我的记忆中,家乡的戏好像多在冬天,一进腊月或过去年正月,最迟就到二月上旬进行,这个时候正是乡亲们一年中最闲散的时光。
那时候物资匮乏,信息不发达,文化生活也跟不上趟儿。如果哪个村能一年组织一场戏,唱它十天半月的,这个村也绝对是当地数一数二的模范村。往往戏班子还没到,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就开始兴奋了,讨论着会演什么剧目,孩子们也开心,可以看热闹了,总之,大人小孩儿都翘首以待。
唱戏一般都会选择在村子口举行,戏台子就会搭在一个开阔的高一点的地方,吸引观众。
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就是在村口的塘埂上唱的。全村的男女老少只要一吃完饭就赶紧去抢前排,来晚的坐在后面就只能站在板凳上看了。不过前排大多是孩子们聚集地,观众席的最后排一般都是卖东西的,有卖瓜子、花生,糖葫芦、甘蔗的,还有卖炸玉米杆儿……在那个年代都是美食。小朋友们都是冲着这些小零食去的。
戏的后台是演员们化妆的地方,一般人不让进,小朋友仗着身材矮小蹿到后台,看演员们是如何把各类油彩画到脸上,满脸崇拜。
岁月流逝,现在物资越来越充盈,文化生活也越来丰富。电视、电脑很快普及,渐渐的,这样传统的戏台子很难再吸人眼球,看戏的机会也越来越少。现在偶尔也能在村里或者某个集市见到戏班子,除却几个老人家和孩童,观众少得可怜。每每遇到,都忍不住驻足观看片刻,内心对这样的团队也多了一份敬意,感动于他们对这种传统表演方式的执着。
也许再过多少年,再想看到这样的舞台,真的只能在回忆里了……
9393体育 copyright @ 2016-2021 zmjt.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: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编号:豫b1-20060044
地址:郑州市中原西路66号 电话:0371-87781116
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