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学艺术 -9393体育

您的当前位置:9393体育 > 党建文化 > 文学艺术

年  俗

来源:自创 作者:李伟花 发布时间:2021-02-24 文字大小: |

“百节年为首”,中国传统节日以春节最为隆重,在全民同乐的欢聚时刻,情不自禁地想盘点一下家乡春节的一些年俗,在盘点年俗中期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。

祭灶

家乡的年俗是从腊月二十三“祭灶”开始的,俗称小年,全家都要聚在一起吃饺子、祭灶王爷。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,灶君、太岁神与民间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,尤其灶君会向玉帝禀告人间善恶是非,作为对人类奖惩的依据,故家乡的人们大多在这一天祭拜家中诸神与灶君。我清晰地记得跟在父亲身后依次给家中诸神磕头祭拜的情景,三炷香燃起,鞭炮声噼里啪啦响起,虔诚恭敬地祭灶仪式,彰显出“敬”与“诚”的大美和传承。

扫房子

每年的腊月二十四都是母亲扫房子的日子,她头戴草帽,身穿罩衣,把脸捂得只露出两只眼睛。在一根长棍子上绑上笤帚,里里外外,瓶瓶罐罐都要打扫干净,甚至连屋顶的蜘蛛网、烟熏的痕迹都不放过。印象中我家每年扫房子,最大的特点是厨房的橱柜,每年打扫完都要换个不同的地方。如今我也学着母亲的样子,二十三过完,叫上儿子、女儿一起大扫除,清扫家里的杂物和垃圾,把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、窗明几净,崭新的气象迎接新的一年,我想这大概就是传承的意义吧。

炸油条

在物资匮乏的小时候,油条这些高热量食品在逢年过节才能吃到,每年的春节都要炸一些。为了保证油条酥脆好吃,母亲发面、和面、醒面每一步都精心操作,掌握好比例和配方,油温火候适当下锅,一根根焦黄酥脆的油条就新鲜出炉了,咬上一口香脆可口,回味无穷。不光要炸油条,还要炸酥肉、炸鱼块、炸豆腐等。为了让家人们吃好,感觉整个过年期间母亲都在忙碌,正应了那句俗语“大年初一开开门,一下忙到年三十”。母亲忙碌的身影也印在了我脑海里,成为我今生过生活的资本。

贴春联

记忆中腊月二十八街坊邻居开始忙碌着贴春联,母亲这时一般在忙着蒸馍、剁饺子馅,准备过年吃的东西。我和弟弟帮着父亲贴对联,扶梯子。院子里经常会贴一些“满园春色、大吉大利”等,连家门口的树上都贴上“出门见喜”。一幅幅吉祥喜庆的春联,描绘出对未来生活的愿景。

熬夜

“一夜连双岁,五更分两年”。待到吃喝尽兴,鲜香水嫩的糕点瓜果呈上来,便进入了除夕守岁熬夜的环节。一家老少相聚在一起,孩子们开始玩闹,大人们拉着家常,聊着天。享受着亲情,享受着温馨,在春晚的视听盛宴中,静心等待新年钟声敲响……直熬到午夜时分才意犹未尽地睡去,还要把新衣服、新鞋子放到被窝里,预备着大年初一早上穿。

拜年

印象中,大年初一早早穿上漂亮的新衣、新鞋到家族长辈家中去磕头拜年,去做社火“火神爷、老奶奶”的家里烧香祭拜,到街坊邻居家走走。相互道贺祝福后,老乡会好客地把糖果给孩子们装满口袋,拜年时,长辈会发给2元、5元、10元不等的新钞票作为压岁钱,虽然钱不多,但小时候的那种满足和开心,无法用言语来形容。到现在还记得我们几个小伙伴爬到家中的平房房顶,坐在那里迎风数压岁钱的兴奋呢。

春风送暖辞鼠岁,紫气东来迎牛年。惜别旧岁,播种希望,愿新的一年每一天都是新的,时时开心,事事如意,人人健康平安,家家幸福团圆。

       


9393体育 copyright @ 2016-2021 zmjt.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: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编号:豫b1-20060044

地址:郑州市中原西路66号       电话:0371-87781116

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号:

网站地图